化工号专访郑月明董事长《要构建“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 -凯发平台

泓闻联播视频呈现
化工号专访郑月明董事长《要构建“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
时间:2019-08-19浏览:107次

  新材料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意义重大。而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一些关键战略材料依赖进口,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卡脖子”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理事长、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要通过构建“产学研金服用”创新生态体系,解决新材料发展中存在的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

 

 记者:您认为当前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凯发平台的解决方案?

  郑月明:现在新材料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衔接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科技成果跟产业这“两张皮”很难吻合到一起。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科研队伍,且专利数量位于世界第二,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不理想。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技术与产业脱节,技术只能躺在专利库里,缺乏可市场化的成果;二是成果转化周期长,中间缺乏连接、缺少资金。

  为推动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衔接,2018年1月,在中科院领导下,国科控股联合中科院多家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成立了中科院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联盟采用“3+1”的运作模式,通过“联盟+平台+基金”和1支专业化成果转化运营团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打造协同创新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联盟将建立高水平的新材料技术成果孵化平台,设立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公司,由专业团队管理和运作,在输出成果上按市场规则设计好技术方、投资方和运营方利益共享机制;同时配套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在特定阶段提供资金支持。这种“3+1”的运作模式可以将企业与科研单位紧密结合,打造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在某些细分领域培育若干个“隐形冠军企业”,引领我国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记者:在新材料的技术和产业衔接方面,联盟遇到过什么样的挑战?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郑月明: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会遇到不少挑战。首先,如何从成千上万的成果中筛选出适合转化的技术?这需要专业化的成果转化运营团队去评估、筛选出接近工业化并符合市场需要和国家战略政策的技术。其次,资金从哪里来?由于技术评估过程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投资方是一家企业还是多家企业,方案需要在不同阶段灵活应变。再次,市场上出现了国产化新品,但用户端却不敢尝试。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行业内很多转化平台的转化效率并不高。这是因为他们离市场较远,运作中缺少工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周期很长,涉及的环节很多,需要1支专业的成果转化团队去运营。这个团队既要有创新方面的知识,也要有高度市场化的水平,还要有很强的工程转化能力。

  应对这些挑战,既需要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也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同时还要形成创新端和产业端的良性互动,建立科研院所与企业间足够的信任,平衡好各参与方的利益,以实现共赢。

  我们也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联泓新材料之所以能当选中科院新材料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是因为中科院看中了我们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转化能力。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甲醇制烯烃技术在我们公司进行了产业化,我们还把这一技术做到了行业先进水平。

 

  记者:联盟从成立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期间联盟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还有什么打算?

  郑月明: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联盟理事单位从发起时的16家增加到22家,建立了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对47个项目进行了对接和分析,目前3个项目拟进入中试或产业化阶段。

  联盟设立在山东滕州和浙江上虞的2个中试基地正在建设中。其中,滕州中试转化基地项目被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另外,中科院新材料产业基金于7月8日注册完成,目前正在筹备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基金。新材料产业基金将主要投向关键战略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前沿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等细分领域。

  未来,联盟将继续进行更为有效的创新驱动,以市场为导向将技术转化成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培养持续创新的团队实现产品的升级迭代。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们要选择市场需要的产品,找专业化的团队来运营;在产业整体规划方面,要根据自身特点理清优劣势,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做到差异化发展;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在与产业对接的过程中对症下药。

 

  记者:目前,“十四五”规划正在前期摸底调研,联泓新材料对此有何布局?您对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又有哪些建议?

  郑月明:未来,联泓新材料将抓住我国新材料产业结构升级和下游产品消费升级的历史性机遇,依托多年来在细分行业积累的工艺技术、产业布局、运营管理、研发创新、区位及品牌等优势,通过“创新驱动+运营提升”的发展模式,专注于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化学品方向,持续提升运营水平,投资构建新业务,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新材料领域有影响力的企业。目前,我们在装置投产、效益提升、产品开发、上市计划等方面都是按既定战略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推进。

  “十四五”期间,我认为新材料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在功能塑料、电子化学品、新型碳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几大重点领域培育领军企业,打造创新生态圈;其次是要解决各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数据库方面的建设;再次应该更好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做好产业发展规划。

 

原文链接:《》 

 


分享给朋友
网站地图